Samsung Galaxy S25 Edge 評測:超薄設計帶來重大電池續航妥協

BigGo Editorial Team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評測:超薄設計帶來重大電池續航妥協

Samsung 最新的超薄旗艦智慧手機既是工程技術的勝利,也是關於實現極致輕薄所需權衡取捨的警示故事。Galaxy S25 Edge 突破了智慧手機設計的邊界,但其對纖薄外形的追求是以犧牲可能決定使用者體驗成敗的核心功能為代價的。

改變一切的革命性設計

Galaxy S25 Edge 憑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輕量化163克鈦金屬結構和6.8英寸顯示屏立即吸引眼球,握在手中感覺幾乎不可思議地輕薄。Samsung 從其 Z Fold 系列中汲取靈感,創造出本質上感覺像是摺疊手機的一半,同時保持結構完整性。這一工程成就在日常使用中變得顯而易見——磁性保護殼貼合更牢固,地鐵通勤變得不那麼負擔,甚至意外掉到臉上也不那麼疼。這代表了大屏手機手感的根本性轉變,使得幾乎所有其他智慧手機相比之下都顯得過時。

** Galaxy S25 Edge 關鍵規格**

  • 重量:163克
  • 顯示屏:6.8英寸 AMOLED ,2,600尼特峰值亮度
  • 處理器: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 記憶體:12GB
  • 電池:3,900mAh(小於 S25 的4,000mAh)
  • 充電:25W有線充電(相比 S25 Plus 的45W)
  • 價格:1,099美元
展示受現代建築啟發的創新設計,如 Eiffel Tower ,體現了 Galaxy S25 Edge 的技術進步
展示受現代建築啟發的創新設計,如 Eiffel Tower ,體現了 Galaxy S25 Edge 的技術進步

相機效能:不同場景下的混合結果

相機系統結合了從 S25 Ultra 借用的200萬畫素主感測器和來自 S25 Plus 的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在日光條件下,主相機提供與 Samsung 旗艦產品幾乎相同的結果,產生準確的色彩、出色的細節和寬廣的動態範圍,具有在手機顯示屏上看起來很棒的特徵性 Samsung 飽和度。200萬畫素感測器的2倍光學級別裁切為大多數使用者提供了足夠的變焦能力,消除了對專用長焦鏡頭的直接需求。

然而,弱光效能暴露了顯著的弱點。相機在一致性方面表現不佳,經常產生柔和且噪點較多的影像,達不到旗艦產品的期望。光學影像穩定功能被證明不如 Samsung 其他手機有效,專用夜間模式並不總是自動啟用。在光線昏暗的餐廳進行美食攝影——這是社交媒體的常見用例——產生的影像在遠距離看起來可以接受,但仔細檢查時會變得顆粒感重且模糊。

相機系統詳細配置

  • 主攝:200MP 感測器(與 S25 Ultra 相似)
  • 副攝:12MP 超廣角(與 S25 Plus 相同,支援自動對焦)
  • 前置:12MP 自拍相機
  • 變焦:2倍光學裁切,最高10倍混合數碼變焦
  • 人像模式:僅限2倍變焦
  • 缺失功能:專用長焦鏡頭
Galaxy S25 Edge 低光攝影能力示例,透過一個生動的美食擺盤展示,呈現其在此類條件下的優勢和不足
Galaxy S25 Edge 低光攝影能力示例,透過一個生動的美食擺盤展示,呈現其在此類條件下的優勢和不足

儘管有限制但人像模式表現出色

Samsung 的人像功能仍然是一個突出特色,Color Point 模式提供出色的結果,保持主體的全綵色,同時將背景渲染為灰度。各種人像選項,包括可調節模糊、彩色背景和光照效果,在拍攝期間和拍攝後都提供了創意靈活性。雖然限制在2倍變焦,但人像模式質量對於社交媒體使用來說已經足夠,儘管建築攝影受到取景限制的影響。

一張人像模式照片,捕捉了鮮豔的色彩和時尚的呈現效果,突顯了 Galaxy S25 Edge 在動態場景中的攝影能力
一張人像模式照片,捕捉了鮮豔的色彩和時尚的呈現效果,突顯了 Galaxy S25 Edge 在動態場景中的攝影能力

致命缺陷:電池續航現實

39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甚至小於基礎 S25 型號的4000毫安時——立即給重度使用者帶來焦慮。擴充套件測試顯示,到下午晚些時候電池電量持續下降到10-20%,使得全天使用變得不可能,除非仔細管理。25瓦的充電速度,比 S25 Plus 的45瓦能力更慢,透過延長停機時間加劇了問題。

效能權衡

優勢 劣勢
超輕量化設計 電池續航差(下午剩餘10-20%)
出色的日光拍攝 弱光攝影能力不足
強大的人像模式 無防眩光顯示塗層
旗艦級處理效能 散熱管理問題
高階鈦金屬機身 25W 充電速度較慢
2倍裁切變焦質量 變焦能力有限

效能和散熱挑戰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出色地處理要求苛刻的任務,透過12GB記憶體管理 AI 操作、遊戲和多工處理。然而,有限的內部空間造成了散熱管理問題,相機模組附近的區域在密集使用期間經常變熱。這表明 Samsung 的冷卻系統雖然功能正常,但缺乏持續高效能執行所需的有效性。

實際使用中的顯示屏妥協

雖然6.8英寸 AMOLED 顯示屏與 S25 Plus 規格相匹配,峰值亮度為2600尼特,但缺少防眩光塗層在戶外使用時成為問題。儘管亮度水平足夠,但反射和眩光顯著影響在強陽光下的可用性——對於一個為便攜性和戶外使用而設計的裝置來說,這很諷刺。

市場定位和定價現實

在1099美元的價格下,Galaxy S25 Edge 將自己定位為優先考慮形式而非功能的高階替代品。定價反映了超薄結構的工程挑戰,但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這些妥協可能無法證明成本的合理性。Samsung 似乎優先考慮成為第一個推出超薄設計的市場參與者,而不是提供完全最佳化的使用者體驗。

最終判決:未實現的承諾

Galaxy S25 Edge 代表了本可以成為革命性裝置但被根本限制所阻礙的產品。Samsung 決定使用傳統電池技術而不是矽碳替代品——亞洲製造商已經提供——考慮到已知的能量密度優勢,這似乎特別短視。結果是一款以其設計創新誘人但以其實際限制令人沮喪的手機,儘管具有不可否認的吸引力,但很難推薦。

評價
…共 19 位評價
👍 優勢(其他評價佔53.1%)
14.5%
外觀設計
11.4%
相機功能和像素
8.8%
重量和尺寸
7%
處理器性能
5.3%
耐用性或品質
👎 劣勢(其他評價佔30.4%)
30.4%
電池壽命
17%
相機功能和像素
8.9%
價格
7.1%
散熱
6.3%
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