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endo Switch 2 經歷了一些可以想像得到的最嚴格測試,內容創作者透過破壞性耐用度測試和詳細內部分析,將這款掌上型遊戲機推向絕對極限。這些全面性檢驗不僅揭示了 Nintendo 最新遊戲裝置令人印象深刻的製造品質,也為其可維修性和內部架構提供了寶貴見解。
極端耐用度測試揭示卓越螢幕強度
YouTube 創作者 JerryRigEverything 的 Zack Nelson 進行了可能是遊戲主機史上最殘酷的耐用度測試。在移除 Nintendo 警告使用者應保留的保護螢幕薄膜後,Nelson 使用通常用於水管工程的重型管鉗反覆敲擊 Switch 2 的顯示器。結果令人驚艷。該主機的螢幕在最終破裂前承受了超過50次強力撞擊,展現出遠超過任何正常使用者在一般遊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卓越耐用性。
即使玻璃最終破裂並散落成尖銳碎片,Switch 2 仍然繼續運作。經過簡單的系統重置後,儘管顯示器出現危險的裂痕,主機仍能開機並保持可玩狀態。這種韌性程度顯示 Nintendo 已將 Switch 2 設計為能夠承受顯著的物理壓力,使其非常適合不可避免會發生跌落和撞擊的攜帶式遊戲場景。
內部架構展現模組化設計理念
拆解分析顯示 Nintendo 在 Switch 2 設計的許多方面都優先考慮了可維修性。大多數內部元件採用高度模組化方式,像是 Joy-Con 2 類比搖桿和耳機插孔等零件都設計為易於更換。配備基本工具(包括十字螺絲起子和專用三角螺絲起子)的使用者可以在家中進行許多維修,無需專業服務。
Nelson 成功拆解並重新組裝整臺主機,確認裝置在此過程後仍能完美運作。這種易用性對於關心長期維護成本和維修可用性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個重大優勢,特別是在遊戲硬體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
維修性評估
容易更換:
- Joy-Con 2 類比搖桿
- 耳機插孔
- 大部分模組化元件
難以更換:
- 電池(被膠水黏住,需要酒精和外力)
- 遊戲卡槽(需要更換主機板)
- USB-C 連線埠(需要更換主機板或焊接)
所需工具:
- 十字螺絲起子
- 三角螺絲起子
電池和連線埠限制帶來維修挑戰
儘管整體採用模組化設計理念,某些元件仍帶來顯著的維修挑戰。電池被牢固黏合,這與原版 Switch 更易於拆卸的電池設計有所不同。移除新電池需要耐心、相當大的力氣,以及大量酒精來溶解黏合劑,使一般使用者的電池更換變得困難許多。
此外,包括遊戲卡插槽和 USB-C 連線埠在內的關鍵連線元件並非模組化設計。如果這些零件故障,除非使用者具備進階焊接技能,否則將面臨更換整個主機板的昂貴選擇。這項限制可能導致影響主機基本功能的常見故障點產生更高的維修成本。
CT掃描分析揭示內部元件配置
詳細的 CT 掃描分析提供了 Switch 2 內部架構前所未有的視角,無需進行物理拆解。影像顯示了主要元件的精確位置,包括容量達 5220mAh 的大電池、Realtek 音訊編解碼器晶片,以及處理 Wi-Fi 和藍牙連線的 MediaTek 無線模組。
掃描也確認了 SK Hynix 元件的存在,特別是一個 256GB UFS 儲存模組和兩個 6GB LPDDR5X RAM 晶片。最重要的是,分析提供了標示為 GGMLX30-A1 的 Nvidia Tegra SoC 詳細的逐層視覺化,為愛好者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 Nintendo 最新掌機處理器視角。
Nintendo Switch 2 內部規格(透過 CT 掃描確認)
元件 | 規格 |
---|---|
電池 | 5220mAh |
儲存空間 | 256GB UFS( SK Hynix ) |
記憶體 | 12GB LPDDR5X(2x 6GB SK Hynix 晶片) |
處理器 | Nvidia Tegra SoC(GGMLX30-A1) |
音訊 | Realtek 編解碼晶片 |
無線連線 | MediaTek Wi-Fi 和 Bluetooth 模組 |
安全功能驗證 Nintendo 的設計決策
破壞性測試驗證了 Nintendo 決定包含建議使用者不要移除的保護螢幕薄膜。當 Nelson 在沒有這層保護的情況下測試顯示器時,玻璃破裂成危險的針狀碎片,撞擊時廣泛散落。有了保護薄膜,層壓設計就像汽車擋風玻璃技術一樣包含玻璃碎片,防止尖銳碎片造成潛在傷害。
這項安全考量展現了 Nintendo 對使用者保護的重視,對於 Switch 2 的目標受眾包括在攜帶式遊戲過程中可能更容易發生意外的年輕玩家來說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