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質疑 Google 量子糾錯"突破性"進展

BigGo Editorial Team
業界質疑 Google 量子糾錯"突破性"進展

科技界對 Google 最近宣稱在量子糾錯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表示懷疑,重點關注該宣告的技術準確性及其在推進量子計算實際應用方面的重要性。

技術準確性問題

業界討論指出 Google 在解釋經典糾錯方法時存在潛在的不準確之處。專家們指出,該文章對經典計算系統的比較過於簡單化,可能會產生誤導。雖然文章暗示經典計算機使用多數表決進行錯誤糾正,但這對現代記憶體系統來說並不準確,現代系統通常採用更復雜的糾錯碼(ECC)技術。

在經典計算機中,記憶體糾錯是使用糾錯技術而不是複製位元位和多數表決來實現的。如果可以透過新增少量位元位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那麼複製位元位將是一種非常浪費的策略,這正是像 ECC 這樣的糾錯技術所能實現的。

  • 即時解碼器延遲:約63微秒
  • 糾錯週期持續時間:1.1微秒
  • 單量子位元門錯誤率:小於0.1%
  • 雙量子位元 CZ 門錯誤率:約0.3%
  • DGX Quantum 往返延遲:小於4微秒

實際進展與營銷

雖然 Google 的論文展示了量子糾錯方面的進展,但業界強調需要更理性的期望。這一成就雖然值得注意,但代表的是漸進式的進步而非革命性的突破。一些專家建議,應該用實際基準來衡量量子計算的有意義進展,例如分解大素數的能力——這是當前量子計算機仍遠未實現的功能。

展示量子計算中量子位元的精妙平衡以及糾錯技術的漸進式進展
展示量子計算中量子位元的精妙平衡以及糾錯技術的漸進式進展

安全影響

討論揭示了對量子計算對當前加密系統未來影響的持續擔憂。雖然一些業界成員對量子密碼啟示錄表示緊迫感,但專家們建議採取更謹慎的態度。他們指出,主要擔憂與非對稱加密有關,而對稱金鑰(特別是256位)應該保持安全。普遍認為,抗量子演算法的開發遠遠領先於任何實際的量子威脅。

在未來數字景觀中探索量子計算對加密系統的影響
在未來數字景觀中探索量子計算對加密系統的影響

擴充套件挑戰

業界提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量子系統擴充套件的根本挑戰。雖然 Google 的研究在小規模管理錯誤方面顯示出希望,但真正的考驗在於將這些解決方案擴充套件到實用水平。正如一位專家指出,建立單個量子位元相對簡單,但擴充套件到數千個穩定的量子位元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這次突破並不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總的來說,雖然 Google 的工作代表了量子糾錯方面的進展,但業界的反應表明,我們需要用現實的期望來看待實用量子計算應用的時間表。重點應該放在將其視為工程進步而不是革命性突破。

來源引用:瞭解 Google 的量子糾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