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與印尼之間的僵局進一步加劇,這個東南亞國家認為 Apple 提出的1億美元投資提議不足以解除 iPhone 16 的銷售禁令。這一發展凸顯了新興市場在與全球科技巨頭談判時日益增長的主動性,以及他們對本地製造業投資的迫切需求。
投資差異
印尼工業部長 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 強調了 Apple 在不同亞洲市場投資策略的顯著差異。儘管在越南只銷售150萬臺裝置,Apple 卻在那裡投資了244萬億印尼盾(150億美元)用於建設製造設施。相比之下,在印尼銷售250萬臺裝置的情況下,其投資僅有1.5萬億印尼盾用於開發者學院。
公司 | 在印度尼西亞的投資額 |
---|---|
Apple | 1.5萬億印尼盾(目前) |
Samsung | 8萬億印尼盾 |
Xiaomi | 55萬億印尼盾 |
Apple (越南) | 244萬億印尼盾 |
本地化要求
爭議的核心在於印尼對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國產化要求。政府要求40%的裝置元件必須在本地生產,競爭對手如 Samsung 和 Xiaomi 已經透過大量投資滿足了這一要求。Samsung 已投資8萬億印尼盾,而 Xiaomi 承諾投資55萬億印尼盾用於本地製造業務。
投資不足與談判
Apple 目前的提議在多個方面都未能達到預期。該公司尚未完成2023年的投資承諾,存在2000億印尼盾(1000萬美元)的缺口。印尼政府特別希望看到 Apple 能夠建立本地製造設施,類似於其在其他亞洲國家的運營模式。
市場影響
印尼擁有2.7億人口,其中活躍行動電話超過3.5億部,代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雖然 Apple 目前在該國智慧手機品牌中排名未進入前六,但該市場年輕且精通科技的人口為其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機會。這一禁令也延伸到其他外國裝置,包括 Google 的 Pixel 手機,顯示了印尼提升國內製造業的更廣泛戰略。
市場統計資料:
- 印度尼西亞活躍手機數量:超過3.5億部
- 人口:2.7億
- Apple 年度手機銷量:250萬部
當前狀態和解決方案
印尼政府已呼籲 Apple 派遣談判團隊進行直接討論。解決方案似乎需要三個關鍵要素:補足上一年度的投資缺口、提出2024-2026年更具實質性的投資方案,以及承諾進行本地製造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