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 DJI 宣佈對其地理圍欄系統進行重大更新,從根本上改變了其無人機在美國受限區域的執行方式。這一發展標誌著自主安全措施與操作者責任之間平衡的重要轉折點。
市場地位:DJI 生產了全球約90%的消費級無人機
新的地理圍欄方案
DJI 已將其此前嚴格的地理圍欄系統轉變為基於警告的機制。系統不再自動阻止無人機進入機場、發電廠和政府設施等敏感區域,而是向操作者顯示可關閉的警告。這一變化將安全操作的責任直接轉移給無人機飛行員,這與 DJI 所描述的操作者問責制監管原則相一致。
系統變更:在增強警告區域內,從自動預防轉變為可關閉的警告提示
對無人機操作的影響
此次更新顯著影響了 DJI 無人機在敏感區域的操作方式。此前可能因地理圍欄限制而面臨延誤的商業操作者和公共安全機構,現在將能更快地進入受限空域。這一變化對於需要快速部署的緊急響應情況尤為重要。
受影響區域:機場、發電廠、軍事基地、政府大樓、活躍的野火區域
時機與政治背景
儘管此次更新的時機與各種政治事件以及美中持續緊張關係相吻合,但 DJI 堅稱這一決定並非出於政治動機。公司表示這次更新早在數月前就已計劃,推遲僅是為確保正確實施。這一舉措發生在 DJI 在美國面臨審查的關鍵時期,包括可能的進口限制以及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公司名單。
安全和監管影響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確認地理圍欄並非無人機制造商的監管要求。然而,這一變化引發了關於技術安全措施與人為責任平衡的重要問題。DJI 的方案現在與歐洲市場已實施的類似變革保持一致,即強調操作者責任而非技術限制。
未來影響
這次更新代表著無人機安全理念的重大轉變,從技術執行轉向操作者教育和責任。雖然這可能為合法的無人機操作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但也引發了對敏感區域潛在濫用的擔憂。這種方案的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作者對航空法規和地方法律的遵守程度。
![]() |
---|
這是無人機飛行員的必備工具,展示了 DJI 在無人機操作方面對操作員責任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