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bot 面臨潛在倒閉危機:Roomba 製造商在 Amazon 收購失敗後陷入困境

BigGo Editorial Team
iRobot 面臨潛在倒閉危機:Roomba 製造商在 Amazon 收購失敗後陷入困境

曾經的家用機器人先驅 iRobot 如今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這家憑藉其標誌性的 Roomba 吸塵器革新了自動清潔領域的公司警告稱可能停止運營。這一嚴峻聲明發佈於 Amazon 收購失敗一年多後,這家機器人公司在銷售額暴跌和債務攀升的情況下正在為生存而掙扎。

機器人先驅的隕落

iRobot 作為定義機器人地板清潔類別超過三十年的公司,在週三的年度財報中向投資者傳遞了一個令人清醒的資訊。公司明確表示,對於公司能否繼續作為持續經營實體存在存在重大疑問,這表明這家曾經占主導地位的科技創新者目前面臨嚴峻的財務困境。這一宣告導致原計劃的投資者電話會議被取消,並使公司股價在一天內暴跌35%。

財務自由落體

資料展示了 iRobot 目前處境的嚴峻情況。第四季度收入降至1.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4%,低於華爾街已經較為保守的1.8億美元預期。公司在所有主要市場的銷售額都出現了慘重下滑:美國市場下降近50%,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下降超過40%,日本市場下降三分之一。這些資料說明了公司市場地位惡化的速度之快。

iRobot 關鍵財務指標

  • 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1.72億美元(同比下降44%)
  • 市場表現下滑:
    • 美國:下降近50%
    • 歐洲、中東、非洲:下降超過40%
    • 日本:下降三分之一
  • 裁員幅度:自2023年底以來減少51%
  • 目前員工數量:約500人
  • 未償還債務:來自 Carlyle Group 的2億美元貸款(2023年7月)

Amazon 收購交易的失敗

iRobot 目前的困境可以追溯到2024年初,當時其與 Amazon 的收購計劃正式破裂。這家電子商務巨頭自2022年起就一直在接觸 iRobot,可能看中了擴充套件其智慧家居產品組合以及倉庫機器人的潛在應用。然而,面對嚴格的監管審查,兩家公司在2024年1月放棄了這筆交易。這使得 iRobot 在面臨現金流問題和大量債務義務的同時失去了原本依賴的財務安全網。

iRobot 時間線

  • 1990年:作為軍用機器人開發商成立
  • 2002年:首款 Roomba 吸塵器釋出
  • 2004年:Roomba 銷量達到一百萬臺
  • 2022年:宣佈被 Amazon 收購
  • 2024年1月:Amazon 收購交易取消
  • 2024年3月:釋出"持續經營"警告
  • 迄今為止 Roomba 總銷量:5000萬臺

絕望措施

為應對失敗的合併,iRobot 實施了嚴厲的成本削減措施。自2023年底以來,公司裁減了51%的員工,僅剩500多名僱員。市場營銷支出大幅削減,庫存管理也更加嚴格。此外,iRobot 聘請了財務顧問 Canaccord Genuity 和 BofA Securities 來探索廣泛的戰略選擇,包括潛在的出售或債務再融資。

產品創新賭注

儘管面臨財務困境,iRobot 仍試圖透過產品創新來振興業務,上週剛剛推出了八款新的 Roomba 型號。然而,公司自己對這些新產品的潛在成功表示不確定,在財報中稱無法保證新產品推出會取得成功。公司內部的這種缺乏信心表明 iRobot 在重新獲取市場份額方面面臨著艱難的戰鬥。

中國競爭加劇

iRobot 衰落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激烈競爭的興起,特別是來自中國製造商的競爭。雖然 Roomba 幾乎已成為機器人吸塵器的代名詞——類似於 Google 代表網際網路搜尋——但市場已被各種替代品所充斥。在 CES 等主要科技展會上,眾多機器人吸塵器製造商展示著越來越先進的技術,包括機器人手臂和改進的過門檻能力,而 iRobot 的存在感卻在減弱。

債務負擔

加劇 iRobot 困境的是2023年7月從 Carlyle Group 獲得的2億美元貸款,這是在 Amazon 收購完成前的臨時措施。隨著交易的失敗,iRobot 不得不就某些財務義務協商臨時豁免,在此過程中產生了360萬美元的費用。這一債務負擔進一步限制了公司在為生存而戰時的選擇。

面臨風險的遺產

iRobot 的潛在消亡將標誌著一家擁有非凡歷史的公司的戲劇性隕落。iRobot 成立於1990年,最初是軍用機器人的開發商,於2002年推出了第一款 Roomba,僅兩年後就售出了第一百萬臺。在其生命週期內,公司已售出令人印象深刻的5000萬臺 Roomba 吸塵器,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和文化現象。執行長 Gary Cohen 堅稱公司致力於發展和改進我們的業務,並誓言重新獲得我們作為行業領導者的地位,但財務現實表明前進的道路越來越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