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即將推出的 iPhone 系列已成為眾多洩露和傳聞的主題,特別關注的是公司用新的超薄型號替代 Plus 型號的戰略。最近的供應鏈洩露揭示了關於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Air 的令人擔憂的細節,這可能會讓注重電池續航的消費者失望。
超薄設計的代價
根據最近來自供應鏈訊息的洩露,iPhone 17 Air 將採用令人難以置信的纖薄外形,厚度僅為 5.5 毫米,重量約為 145 克。雖然這些尺寸使其成為市場上最薄的智慧手機之一——甚至超過了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的 5.8 毫米——但這一設計成就似乎伴隨著重大妥協。據報道,該裝置將配備令人驚訝的小型 2,800mAh 電池,比消費者通常對高階智慧手機的期望要小得多。
iPhone 17 Air 規格(洩露)
- 厚度:5.5毫米
- 重量:145克
- 電池容量:2,800毫安時
- 全天電池續航成功率:10次中有6-7次
與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的對比
- iPhone 17 Air 厚度:5.5毫米
- Galaxy S25 Edge 厚度:5.8毫米
- iPhone 17 Air 電池:2,800毫安時
- Galaxy S25 Edge 電池:3,900毫安時
電池容量的擔憂
據報道的 2,800mAh 電池容量遠低於旗艦裝置的行業標準,甚至低於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已經相對適中的 3,900mAh 電池。內部測試據報顯示,iPhone 17 Air 在 10 次中只有 6-7 次能夠支援一整天的使用,而其他 iPhone 型號在 10 次中能達到 8-9 次。這種電池容量的顯著減少引發了人們對蘋果決策過程的質疑,以及追求薄度是否掩蓋了實用性。
潛在解決方案和變通辦法
蘋果可能正在探索幾種途徑來解決這些電池問題。一些報道表明,該公司正在開發更高密度的電池技術,可能包括矽碳或純矽電池,這些電池可以在不增加厚度的情況下將容量提高多達 20%。然而,行業觀察人士對這種技術是否能夠在 iPhone 17 Air 釋出時準備就緒持懷疑態度。
更務實的是,蘋果據報正在為 iPhone 17 Air 開發專用電池保護殼。這種方法受到了科技評論員的批評,他們指出購買超薄裝置然後立即用電池保護殼使其變厚的諷刺性。這種情況引發了與蘋果之前有爭議的決定的比較,例如移除耳機插孔然後銷售轉接器作為解決方案。
AI 驅動的最佳化
另一個潛在的緩解策略涉及利用 Apple Intelligence 來最佳化電池效能。據報道,該公司正在使用從數千名使用者收集的資料訓練 AI 模型,透過更智慧的應用使用最佳化來改善電源管理並延長電池壽命。然而,考慮到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到目前為止的褒貶不一的接受度,許多人對這種方法在補償如此小的物理電池方面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
市場接受度的擔憂
這些洩露已經引起了科技愛好者的懷疑,許多人將其與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的冷淡接受度進行了類比。兩款裝置似乎都優先考慮薄度而非電池續航,儘管消費者反饋一致表明,延長電池效能仍然是智慧手機使用者的首要優先事項。消費者偏好與設計決策之間的這種脫節引發了人們對 iPhone 17 Air 是否會找到接受度高的受眾,或者面臨與目前針對 Samsung 產品相同批評的質疑。
未來電池技術
展望 iPhone 17 Air 之外,蘋果據報正在與電池製造商合作開發先進的純矽電池技術,這將取代傳統的石墨元件。理論上,這種電池可以在不增加物理尺寸的情況下保持更高的電量。然而,考慮到蘋果對採用新技術的典型謹慎態度,這種解決方案似乎不太可能在當前一代裝置中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