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向科技界提前展示了即將推出的 Panther Lake 處理器,標誌著晶片製造和效能的重大飛躍。這一預覽緊隨最近釋出的 Lunar Lake 之後,展示了 Intel 為保持其在處理器市場的競爭優勢而採取的積極推進。
![]() |
---|
一枚 Intel Core 處理器晶片,體現了晶片製造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創新 |
迴歸自主生產
Panther Lake 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其製造工藝。與依賴 TSMC N3B 節點的前代 Lunar Lake 不同,Panther Lake 將使用 Intel 自己的 18A 工藝生產。這標誌著迴歸自主製造,也代表了 Intel 首次進入晶片生產的埃米時代,其中特徵尺寸小於奈米。
效能預期
雖然詳細規格仍未公開,但 Intel 暗示了實質性的效能提升:
- NPU 效能:Intel 聲稱 Panther Lake 的 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效能將比 Lunar Lake 提高一倍,而 Lunar Lake 本身就比 Meteor Lake 提高了3倍。
- AI 能力:預計將增強對 Windows 11 Copilot+ 功能的支援,在 Lunar Lake 奠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 架構升級:傳聞暗示新的 Cougar Cove 效能核心和 Skymont 高效核心,以及升級到 Xe3 架構的 GPU。
多樣化配置
洩露的資訊顯示 Panther Lake 將有一系列型號,滿足不同市場細分:
- Panther Lake-HX:最多16核(4個高效能核心,8個節能核心,4個超低功耗核心),功耗限制為45W。
- 標準 Panther Lake:16核,基礎功耗25W,時鐘頻率略低於HX變體。
- 增強 Xe iGPU 的 Panther Lake:16核,採用新的 Celestial 架構。
- Panther Lake-U:為超便攜筆記本設計,8核(4個高效能核心,4個超低功耗核心),功耗限制為15W。
多晶片架構
Panther Lake 的移動版本預計將採用複雜的多晶片設計,包括用於計算、圖形和平臺連線的三個有源晶片,以及兩個用於結構完整性的無源晶片。
戰略重要性
Panther Lake 迴歸自主生產對 Intel 至關重要,可能降低成本並提高盈利能力。這在當前時期尤為關鍵,因為該公司近年來面臨挑戰,包括據報道的 Meteor Lake 晶片生產問題。
雖然尚未宣佈具體釋出日期,但 Intel CEO Pat Gelsinger 在聯想科技世界大會上展示 Panther Lake 樣品表明開發進展順利。一如既往,科技界熱切期待這些下一代處理器的效能基準和實際能力的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