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PU 成長的煩惱:社群就效能和 Linux 支援展開討論,無繫結特性仍需漫長等待

BigGo Editorial Team
WebGPU 成長的煩惱:社群就效能和 Linux 支援展開討論,無繫結特性仍需漫長等待

WebGPU 規範的演進引發了社群內的激烈討論,特別是關於效能限制和平臺支援方面的問題。儘管這項技術有望徹底改變網頁圖形和計算領域,但開發者們目前正在努力應對各種限制,並期待著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的關鍵功能。

當前開發重點:

  • 達到 W3C 候選推薦標準狀態
  • 實現相容模式以支援更廣泛的裝置
  • WebXR 整合
  • Canvas2D 互操作性改進
  • WGSL 工具和庫開發

無繫結瓶頸

開發者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是 WebGPU 目前缺乏無繫結紋理支援。這一限制透過強制頻繁的狀態更改和施加嚴格的紋理限制,顯著影響了效能。社群強調這特別影響到現代渲染技術和遊戲開發。雖然存在一些變通方案,如紋理圖集,但這些被視為過時的解決方案,無法滿足當前行業需求。根據 Google 的路線圖,無繫結支援可能要到2026年12月才能實現,這讓開發者對高效能應用的長期可行性感到擔憂。

WebGPU 最需要的就是無繫結特性。其他功能可以透過不同程度的變通來解決,但缺乏無繫結支援導致我們的狀態變更非常頻繁,考慮到 WebGPU 中狀態更改的高昂成本,這嚴重影響了效能。

WebGPU 即將推出的重要功能:

  • 用於人工智慧的子組和子組矩陣
  • 用於高效資料儲存的紋素緩衝區
  • 用於提升上傳效能的 UMA 緩衝區對映
  • 無繫結支援(計劃於2026年12月推出)
  • 用於 GPU 驅動渲染的多重間接繪製
  • 用於軟體光柵化的64位原子操作

平臺支援和效能分析

Linux 支援仍然是一個重要痛點,許多使用者質疑何時才能在不需要特殊標誌的情況下使用 WebGPU。缺乏全面的效能分析工具也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雖然基本的時間戳查詢功能已經可用,但開發者們正在尋求更復雜的效能分析功能來有效最佳化他們的程式碼。目前,開發者必須依賴特定供應商的工具,如 NSight、RGP 或 PIX 來進行詳細的效能分析。

實際應用和使用場景

儘管存在當前的限制,WebGPU 在遊戲之外也找到了實際應用。Google Maps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它從 WebGL 過渡後可能成為最大的 WebGPU 應用。該技術還支援基於瀏覽器的影片編輯器、AI應用和資料視覺化工具。然而,社群對於在瀏覽器中執行計算密集型應用是否合適存在分歧,主要擔憂資源利用和安全性問題。

開發生態系統的挑戰

WebGPU 與各種開發框架,特別是 Rust 生態系統中的關係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動態。雖然像 Bevy 這樣的專案積極擁抱 WebGPU,但其他專案在適應其限制方面面臨挑戰。該規範為了保持與舊移動裝置的相容性而採取的保守方法,與針對高效能應用的開發者產生了一些摩擦。

WebGPU 的未來看起來充滿希望但也很複雜,需要在廣泛的相容性和開發者日益增長的高階功能需求之間取得平衡。隨著該規範在 W3C 向候選推薦狀態邁進,社群對效能最佳化和功能實現的關注可能會顯著影響其發展方向。

來源引用:What's next for Web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