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AI功能難以打動使用者:高階手機或不值這個價

BigGo Editorial Team
智慧手機AI功能難以打動使用者:高階手機或不值這個價

在人工智慧成為智慧手機制造商主要營銷賣點的時代,最新研究發現消費者並未被這些噱頭所打動。本文將全面分析高階智慧手機及其AI功能的真實價值,質疑更貴就意味著更好這一觀念。

AI功能與使用者脫節

據 Sellcell 最新調查顯示,智慧手機制造商的承諾與使用者實際體驗之間存在顯著差距。高達73%的 iPhone 使用者和87%的 Samsung 使用者表示,AI功能對其智慧手機使用體驗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儘管製造商在AI功能上投入巨大,但這些功能並未成為預期中的有力賣點。

AI功能付費意願資料:

  • iPhone 使用者拒絕付費比例:86.5%
  • Samsung 使用者拒絕付費比例:94.5%
  • iPhone 使用者考慮付費比例:11.6%
  • Samsung 使用者考慮付費比例:4%

功能使用模式

雖然某些AI功能確實得到經常使用,但採用率差異顯著。iPhone 使用者傾向於使用實用工具,如寫作工具(72%)和通知摘要(54%),而 Samsung 使用者則對圓圈搜尋(82.1%)和照片助手(55.5%)表現出濃厚興趣。然而,這些使用資料並未轉化為使用者感知價值,表明功能可用性與實用性之間存在脫節。

熱門人工智慧功能使用率: iPhone:

  • 寫作工具:72%
  • 通知摘要:54%
  • 優先訊息:44.5%
  • 照片清理:29.1%
  • 智慧回覆:20.9%

Samsung:

  • Circle to Search(圓圈搜尋):82.1%
  • 照片助手:55.5%
  • 聊天助手:28.8%
  • 筆記助手:17.4%
  • 瀏覽助手:11.6%

高階價格困境

高階智慧手機價格現已超過1000美元,但其價值主張越來越受到質疑。中端裝置(通常售價在400-700美元之間)現在能夠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且效能相當。旗艦機型在相機質量和處理能力等方面的邊際改進,對普通使用者來說往往無法證明其溢價的合理性。

中端手機的復興

現代中端智慧手機已經發展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效能,能夠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像 Google Pixel 8a 和 Samsung Galaxy A55 這樣的裝置,以旗艦機型約一半的價格,就能提供出色的效能、可靠的相機和長期的軟體支援。這些手機證明,優質的智慧手機體驗無需支付溢價。

智慧手機AI的未來

調查揭示了關於智慧手機AI未來的一個關鍵洞察:使用者普遍不願為額外的AI服務付費,其中86.5%的 iPhone 使用者和94.5%的 Samsung 使用者拒絕這一想法。這表明製造商需要重新思考未來智慧手機發布中AI實施和價值主張的方式。

評價
…共 75 位評價
👍 優勢(其他評價佔57%)
16%
相機功能和像素
9.9%
外觀設計
6%
附加功能
5.6%
處理器性能
5.5%
電池壽命
👎 劣勢(其他評價佔65.5%)
10.1%
相機功能和像素
9.2%
外觀設計
6.2%
價格
4.6%
螢幕刷新率
4.4%
電池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