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映社交媒體稽核格局變化的重大轉變中,Meta 宣佈對其在美國的內容政策進行重大調整,這標誌著其對線上言論監管方式的改變。這一發展出現在全球數字內容管理方法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以及科技領袖與即將上任的 Trump 政府之間關係日益密切的背景下。
![]() |
---|
社交媒體活動的視覺化展示反映了 Meta 新內容稽核政策對企業和使用者的影響 |
Meta 的新方向
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公佈了公司內容稽核政策的重大改革,取消了美國的第三方事實核查專案。該公司正轉向採用類似 X 平臺的眾包社群筆記模式,同時減少對某些型別內容的限制,特別是關於女性和 LGBTQ 群體的討論。這代表了該平臺處理有爭議但合法內容方式的根本轉變。
主要政策變更:
- 取消美國地區的第三方事實核查
- 實施由使用者群體參與的 Community Notes 系統
- 放寬對特定話題的內容限制
- 繼續刪除違法內容
全球監管tensions
這些政策變化凸顯了美國和歐洲在數字監管方面日益加劇的摩擦。雖然 Meta 的新政策與美國更寬鬆的立場相一致,但可能會與歐盟的《數字服務法》(DSA)產生衝突。根據DSA,如果未能刪除違法內容或違反服務條款,可能會被處以高達年度全球收入6%的罰款。這種分歧突顯了在不同監管框架下運營全球平臺的挑戰。
DSA 罰款潛在金額:最高可達企業年度全球營收的6%
科技行業的政治立場
這些變化的時機和性質似乎與即將到來的政治格局密切相關。包括 Zuckerberg 在內的主要科技高管都在努力與即將上任的 Trump 政府保持一致。這種轉變與他們之前的立場形成了戲劇性的反差,許多科技領袖現在都在為 Trump 的就職典禮提供大量捐款,並調整其平臺政策以適應其政府對言論自由的觀點。
對資訊完整性的影響
放棄事實核查引發了對資訊質量和民主對話的重大擔憂。隨著社交媒體平臺日益成為許多使用者,特別是年輕成年人的主要新聞來源,減少內容驗證措施可能對公共討論和資訊可靠性產生深遠影響。根據最新的 Pew Research 研究顯示,21%的美國成年人經常從社交媒體影響者那裡獲取新聞,而在18-29歲年齡段中,這一比例上升到37%。
新聞消費統計資料:
- 21%的美國成年人從社交媒體網紅獲取新聞
- 37%的18-29歲年輕人經常從網紅獲取新聞資訊
![]() |
---|
Meta Portal Go 展示了使用者與科技的互動,突顯了在內容稽核變革中社交媒體內容信任度的重要性 |
數字內容監管的未來
這一政策轉變預示著全球內容稽核方法可能出現分化,平臺可能需要為不同地區維持不同的標準。雖然 Meta 表示將繼續刪除違法內容,但公司的新方向表明其對合法但有問題的內容採取更加放任的態度,這可能在具有更嚴格內容監管的市場中造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