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AI 公司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的持續爭論隨著 OpenAI 試圖影響美國政府政策而出現了新的轉折。在其最近向 Trump 政府提交的提案中,這家 ChatGPT 背後的公司將獲取受版權保護內容的權利不僅僅描述為商業必要性,還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問題,暗示限制這種訪問可能會將技術領導權拱手讓給中國。
公平使用辯護
OpenAI 在 3 月 15 日 AI 行動計劃公眾意見徵集截止日期前向美國政府提交了提案。他們論點的核心是所謂的促進學習自由的版權策略,本質上是為他們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作為訓練資料的做法辯護。該公司聲稱他們的 AI 模型並不完全複製受版權保護的內容,而是從這些作品中學習模式、語言結構和上下文洞察。
根據 OpenAI 的說法,這種方法符合版權和公平使用原則的核心目標,因為它利用現有作品創造出全新且不同的內容,而不會侵蝕這些現有作品的商業價值。儘管作家、藝術家和出版商正在提起訴訟,聲稱他們的作品被未經許可或補償使用,該公司仍堅持這一立場。
OpenAI 的關鍵論點:
- AI 模型訓練符合合理使用原則
- 限制獲取受版權保護的內容將使中國在 AI 領域獲得優勢
- 獲取多樣化的資料來源確保更強大的創新
中國競爭論點
OpenAI 提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直接提及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該公司警告說,如果中國的開發者能不受限制地訪問資料,而美國公司卻無法獲得公平使用權,那麼 AI 競賽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美國將失敗,民主 AI 的成功也將受挫。
這一論點出現在中國 AI 模型如 DeepSeek 已經展示出與 ChatGPT 相當的能力,儘管其開發成本僅為後者的一小部分的時候。OpenAI 似乎正在利用國家安全擔憂來加強其繼續訪問受版權保護材料的理由,暗示任何限制都會使美國 AI 發展處於不利地位。
隱私和監控擔憂
當 OpenAI 專注於獲取訓練資料的同時,人們對生成式 AI 系統可能被用於監視或監控使用者思想和意圖的擔憂日益增長。一些專家擔心,AI 系統可能會透過標記或舉報討論敏感或潛在非法話題的使用者(即使在假設性場景中)而充當思想警察。
AI 聊天機器人的廣泛使用意味著數百萬人每天都在與這些系統分享他們的想法、問題和創意。許多使用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與 AI 的對話不一定是私密的,AI 提供商通常保留審查使用者提示甚至向當局報告令人擔憂內容的權利。
隱私顧慮:
- 許多使用者錯誤地認為AI對話是私密的
- AI提供商可以審查使用者的輸入內容並報告令人擔憂的內容
- AI系統可能潛在地成為監控工具
倫理和法律影響
AI 發展需求與版權保護之間的緊張關係突顯了關於人工智慧未來監管的更廣泛問題。雖然 AI 公司根據公平使用原則爭取廣泛獲取資料的權利,但內容創作者和隱私倡導者對所有權、補償和監控提出了合理的擔憂。
隨著生成式 AI 越來越融入日常生活,這些問題只會變得更加緊迫。Trump 政府已經撤銷了前任政府的一些 AI 安全法規,並承諾對 AI 基礎設施進行重大投資,將需要在創新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和個人隱私之間取得平衡。
這場辯論的結果可能不僅會塑造美國 AI 發展的未來,還將為機器學習時代如何評價和保護創意作品建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