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憑藉其新推出的 Ryzen AI MAX+ 395 Strix Halo APU 在 AI 處理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 AI 計算市場中一個強勁的競爭者。這款強大的整合解決方案正在挑戰獨立顯示卡,展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效能指標,特別是在處理大型語言模型時。
![]() |
---|
AMD Ryzen AI MAX+ 395 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的效能比較,突顯 AMD 新型 APU 的先進能力 |
革命性的 AI 計算架構
Ryzen AI MAX+ 395 代表了 AMD 迄今為止最具雄心的 APU 設計,它結合了 Zen 5 CPU 核心、50+ TOPS 的 XDNA 2 NPU 和 Radeon 8060S 整合顯示卡,後者配備了 40 個 RDNA 3.5 計算單元。這款 16 核 32 執行緒處理器的加速時鐘速度高達 5.1 GHz,預設 TDP 為 55W,可配置高達 120W。該架構專為 AI 工作負載最佳化,使其在無需專業技術知識的情況下執行本地語言模型特別有效。
AMD Ryzen AI MAX+ 395 主要規格:
- 16核心,32執行緒
- 最高5.1 GHz加速頻率
- 50+ TOPS XDNA 2 NPU
- Radeon 8060S 整合顯示卡(40個 RDNA 3.5 計算單元)
- 預設TDP:55W(可配置高達120W)
- 支援高達128GB統一記憶體
- 最多可將96GB轉換為VRAM,透過可變視訊記憶體技術
記憶體優勢推動效能提升
Ryzen AI MAX+ 395 最顯著的優勢之一是其記憶體配置。該 APU 支援高達 128GB 的統一記憶體,透過可變圖形記憶體功能可將高達 96GB 轉換為 VRAM。這一龐大的記憶體池使 AMD 相比 NVIDIA RTX 5080(僅限於 16GB VRAM)甚至高階 RTX 5090(32GB VRAM)具有決定性優勢。當執行超過 16GB 大小的 AI 模型時,這種記憶體優勢變得尤為明顯,Strix Halo APU 與獨立顯示卡解決方案相比,效能提升高達 3.05 倍。
與 NVIDIA RTX 5080 的效能比較:
- 對於超過 16GB VRAM 大小的 AI 模型,效能提升高達 3.05 倍
- 對於在 16GB VRAM 限制內的較小模型, RTX 5080 保持效能優勢
- AMD 的解決方案在單個封裝中集成了 CPU+GPU+NPU,功耗明顯低於 RTX 5080 的 360W TDP
![]() |
---|
AMD Ryzen AI MAX+ 395 在處理大型語言模型方面的效能提升,展示了其與 NVIDIA GPU 的競爭力 |
與競爭對手的基準效能對比
在使用 LM Studio 0.3.11 進行的基準測試中,Ryzen AI MAX+ 395 與 Intel 的產品和 NVIDIA 的獨立 GPU 相比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效能指標。與配備 Arc 140V 整合顯示卡的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相比,AMD 的解決方案在各種語言模型上提供了高達 2.2 倍的更好令牌吞吐量。在測量首個令牌生成時間時,效能差距更加顯著,Ryzen AI MAX+ 395 在處理較小模型(如 Llama 3.2 3b Instruct)時速度快 4 倍,在處理 7-8B 引數模型時快 9.1 倍,在處理 14B 引數模型時快達 12.2 倍。
與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的效能對比:
- 在語言模型中的令牌吞吐量高達 2.2 倍
- 對於 14B 引數模型,首個令牌生成速度快達 12.2 倍
- 在視覺模型處理速度快達 7 倍
- 能夠執行競爭對手無法處理的更大模型(如 Google Gemma 3 27B Vision)
![]() |
---|
AMD Ryzen AI MAX+ 395 在文字模型處理方面比競爭對手快至多122倍,彰顯其卓越效能 |
視覺模型能力
除了文字處理外,Ryzen AI MAX+ 395 在視覺模型方面也表現出色。AMD 聲稱在 IBM Granite Vision 3.2 3b 處理速度快達 7 倍,在 Google Gemma 3 4b 處理速度快 4.6 倍,在 Google Gemma 3 12b 處理速度快 6 倍,相比 Intel 的解決方案。也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 APU 可以執行更大的模型,如 Google Gemma 3 27B Vision,而競爭對手的 APU 由於記憶體限制根本無法處理這些模型。
市場定位和實施
Ryzen AI MAX+ 395 已經開始進入高階裝置,Asus ROG Flow Z13 是首批採用這款強大 APU 的筆記型電腦之一。該晶片還吸引了 GMKTec 和 Aoostar 等迷你 PC 製造商的關注,他們爭相利用其功能用於生產力和遊戲應用。這種廣泛採用表明行業對 AMD 新架構有著強烈信心。
競爭環境分析
雖然 AMD 的基準測試顯示其相比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具有明顯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兩者在架構上存在差異。Intel 的解決方案設計用於較低閾值的 AI 計算,配備 8 核 8 執行緒,最大加速時鐘為 4.8 GHz,最大 TDP 為 37W。考慮到這些規格,AMD 的效能領先並不完全令人驚訝,儘管在某些工作負載中的優勢幅度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對 AI 計算的未來影響
Ryzen AI MAX+ 395 代表了將強大的 AI 處理能力引入消費裝置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支援本地執行越來越複雜的語言和視覺模型,AMD 正在幫助普及以前需要雲連線或專用硬體的 AI 技術。隨著 AI 繼續融入日常計算任務,在本地硬體上高效處理這些工作負載的能力對消費者和專業人士都將變得越來越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