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CEO 改變數子計算時間表立場,啟動研究中心

BigGo Editorial Team
Nvidia CEO 改變數子計算時間表立場,啟動研究中心

在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對量子技術時間表表示懷疑的言論之後,隨即出現意外逆轉,導致量子計算行業經歷了顯著的市場動盪。這一轉變凸顯了科技領導人言論與新興技術市場之間的微妙關係,尤其是在尚處於萌芽階段的量子計算領域。

Jensen Huang 探討量子計算不斷發展的格局,反思其潛力和市場影響
Jensen Huang 探討量子計算不斷發展的格局,反思其潛力和市場影響

Huang 最初的懷疑態度震動了量子計算股票

今年早些時候,Nvidia CEO Jensen Huang 發表言論引起轟動,他對量子計算機的近期商業可行性表示懷疑,暗示實用型量子計算機可能在未來15到30年內都無法購買。這一悲觀展望立即在金融市場產生了連鎖反應,導致量子計算公司的股票價格急劇下跌。鑑於 Nvidia 在科技行業的影響力,D-Wave Quantum、IonQ、Rigetti Computing 和 Quantum Computing Inc. 等公司都感受到了 Huang 言論的衝擊。

迅速的立場轉變

在一個令人驚訝的轉折中,Huang 現在收回了那些言論。在 Nvidia 最近的量子日活動中,他糾正了自己早前的評估,強調量子計算有潛力改變一切。雖然他承認這項技術的實現仍然非常複雜,但他修正後的立場與之前的時間表預測相比有了顯著變化。這一更正發生在一個包括12家不同量子計算公司和初創企業代表參與的專家小組討論中,突顯了儘管 Huang 早先表示懷疑,Nvidia 對量子領域仍然保持興趣。

D-Wave 的強烈反駁

D-Wave Quantum 是強烈質疑 Huang 最初評估的公司之一。CEO Alan Baratz 稱 Huang 的言論是一個嚴重錯誤,他斷言商業量子計算機已經存在,目前已有公司積極使用 D-Wave 的技術。儘管有這種反駁,以及 D-Wave 聲稱在3月份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完成磁性材料模擬僅用了不到20分鐘,而據稱領先的超級計算機需要近百萬年——但該公司的財務業績喜憂參半。雖然 D-Wave 報告2024年預訂量和客戶數量增加,但其收入保持在880萬美元不變,公司淨虧損與2023年相比增長了近50%,達到1.46億美元。

量子計算時間線

  • 1959年:Richard Feynman 首次提出量子計算的概念
  • 1998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構建了首個2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機
  • 2024年:D-Wave 聲稱在磁性材料模擬方面實現了"量子霸權"
  • 2030年:預計量子計算可能會破解 RSA 加密演算法的預測日期

D-Wave 財務亮點(2024年)

  • 收入:880萬美元(同比持平)
  • 淨虧損:1.46億美元(較2023年增加近50%)
  • 客戶數量:135個(增加2個客戶)
  • 訂單金額:2390萬美元(增長128%)
  • 現金狀況:3億美元

Nvidia 的新量子計算計劃

在修正立場後,Huang 採取了具體行動,宣佈 Nvidia 透過建立 NVIDIA 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AQC)押注量子計算。該研究中心旨在幫助解決量子計算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包括解決量子位元噪聲問題,以及部署量子處理器用於從藥物發現到材料開發等重要應用。這一舉措使 Nvidia 與 Microsoft、Intel、IBM 和 Google 等其他科技巨頭一起,加入了量子計算優勢的競賽,與資金充足的計劃競爭,包括中國據報道投入152億美元用於量子研究。

量子計算的當前狀態

量子計算的當前狀態在專家中仍然是一個爭論的話題。雖然像 D-Wave 這樣的公司聲稱已經實現了實用量子計算能力,但許多技術挑戰仍然存在。這些包括退相干問題——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破壞脆弱的量子狀態時,會使計算變得無用——以及可擴充套件性障礙。即使是 Google 的量子計算機,由其 Willow 晶片驅動,據報道執行的計算需要傳統超級計算機不可能完成的長時間,但仍然會犯太多錯誤,無法真正用於實際應用。

投資影響

對投資者而言,量子計算領域既提供了重大機遇,也帶來了實質性風險。量子計算股票的高交易量表明,儘管對這些投資何時可能帶來回報存在不確定性,交易者仍在對該技術的未來進行投機性押注。華爾街分析師目前認為 D-Wave 的股票被高估,TipRanks 顯示該公司目前8.46美元的股價比五位分析師設定的12個月平均目標價9.63美元高出約12%。儘管 D-Wave 擁有3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其缺乏增長表明投資者可能需要等待新的發展才能看到顯著回報。

量子計算的未來之路

雖然自1959年 Richard Feynman 首次提出這一想法以來,量子計算在理論上已經被討論了很久,但從科學突破到商業成功的道路仍然不確定。正如 Jensen Huang 在比較尚未盈利的量子公司與 Nvidia 自身的發展歷程時恰當地指出,Nvidia 花了20多年才建立起一個適當的硬體和軟體業務。現在的問題不是量子計算是否會實現其潛力——專家們相信它會——而是這種潛力何時會轉化為實際應用和商業成功。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Nvidia 透過其新研究中心的參與可能在解決迄今為止限制量子計算實用性的技術挑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