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OpenAPI 為多種 Python 框架帶來類 FastAPI 風格的文件

BigGo Editorial Team
FastOpenAPI 為多種 Python 框架帶來類 FastAPI 風格的文件

FastOpenAPI 已成為一種解決方案,適用於那些欣賞 FastAPI 直觀的 API 文件方法但需要使用不同 Python Web 框架的開發者。這個庫透過在多個框架(包括 Flask、Falcon、Sanic、Starlette 和 Tornado)中提供一致的 OpenAPI 模式生成,彌補了 Python Web 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空白。

支援的框架

  • Falcon
  • Flask
  • Quart
  • Sanic
  • Starlette
  • Tornado

主要特點

  • 使用 Pydantic v2 生成 OpenAPI 模式
  • 使用 Pydantic 模型進行資料驗證
  • 代理路由提供類似 FastAPI 的路由方式
  • 支援 Swagger UI 和 ReDoc 文件介面

程式碼優先與規範優先的 API 開發

圍繞 FastOpenAPI 的社群討論重新點燃了程式碼優先與規範優先 API 開發方法之間的辯論。程式碼優先開發,如 FastAPI 和現在的 FastOpenAPI 所展示的,允許開發者直接在程式碼中使用裝飾器和型別註解來定義他們的 API。這種方法對 Python 開發者來說往往更加直觀,並且與 Python 的動態特性很好地契合。

相比之下,規範優先開發涉及先建立 OpenAPI 規範文件,然後基於該規範實現 API。雖然這種方法需要更多的前期工作,但對於大型團隊和公共 API 來說具有優勢。

「規範優先是我現在首選的方法,但我是逐漸接受它的。起初它沒有意義,直到我寫了數百次相同的樣板程式碼,才意識到我浪費了多少時間。前期成本比建立一個可工作的 FastAPI 應用的 10 行程式碼要高,但一旦度過這個階段,它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省時工具。」

許多開發者指出,在需要在實施前設計和審查 API 的協作環境中,規範優先變得特別有價值,而程式碼優先在快速開發場景和優先考慮個人開發者速度的私有 API 中表現出色。

框架靈活性與文件質量並重

社群成員強調的一個關鍵優勢是能夠維護現有程式碼庫的同時獲得 FastAPI 風格的文件。一些評論者提到他們同時使用傳統的 Flask 應用和較新的 FastAPI 服務,因此需要在不同框架之間提供一致的文件。

FastOpenAPI 透過提供適用於多個框架的統一路由定義和文件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對於那些無法輕易將所有服務遷移到單一框架但希望擁有一致 API 文件的組織特別有價值。

使用者描述其實現非常無縫,只需對現有程式碼結構進行最小的更改,就能在文件、驗證和開發者體驗方面提供實質性的好處。

Python 非同步生態系統的挑戰

討論還涉及到 Python 非同步程式設計生態系統中更廣泛的挑戰。一些開發者表達了對 Python 生態系統在同步和非同步程式碼之間分裂的不滿,指出除錯困難和相容性問題。

FastOpenAPI 對傳統同步框架(如 Flask)和非同步框架(如 Sanic 和 Starlette)的支援反映了 Python Web 開發的當前狀態,兩種正規化共存並根據特定專案需求進行選擇。

幾位評論者討論了 Python 的 asyncio 實現與 Gevent 等替代方案相比的優缺點,突顯了 Python 處理併發性的持續爭議。FastOpenAPI 透過支援多種框架而不考慮其併發模型,迴避了這場辯論。

框架支援和未來發展

雖然 FastOpenAPI 目前支援六個 Python 框架(Falcon、Flask、Quart、Sanic、Starlette 和 Tornado),但社群成員詢問了對其他框架的支援,特別是 Django。開發者表示 Django 整合已在路線圖上,但由於其專案結構,存在獨特的挑戰。

社群還討論了潛在功能,如從返回型別自動推斷響應模型,這將進一步減少樣板程式碼。開發者表示願意在未來更新中新增此類功能。

FastOpenAPI 代表了 Python Web 生態系統中一個有趣的演變,將 FastAPI 的開發者友好特性帶到更廣泛的框架中。隨著 Web API 的持續增長,簡化文件並在不同框架之間標準化開發模式的工具,滿足了使用多樣化技術棧的開發團隊的重要需求。

參考:FastOpen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