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調查 SMIC 非法招聘行為和工程師挖角

BigGo Editorial Team
臺灣調查 SMIC 非法招聘行為和工程師挖角

隨著臺灣當局打擊他們所描述的大陸公司非法人才招聘活動,臺灣和中國之間在半導體行業的緊張關係繼續升級。這項調查凸顯了全球晶片製造領域對專業工程人才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推動技術自主的努力與臺灣保護其半導體生態系統的行動產生了衝突。

調查揭示隱蔽招聘行動

臺灣當局已對 SMIC(中芯國際)和其他幾家中國科技公司展開調查,指控它們在臺灣境內進行非法活動。據調查局稱,SMIC 以一家薩摩亞公司的名義在臺灣設立了據點,顯然是為了規避兩岸法規。這個實體戰略性地設在新竹——臺灣首屈一指的科技中心,也是 TSMC 總部和先進製造設施所在地,這表明其有意針對 TSMC 的人才庫。

一個風格化的半導體晶片,代表臺灣打擊大陸公司在半導體行業非法招聘的焦點
一個風格化的半導體晶片,代表臺灣打擊大陸公司在半導體行業非法招聘的焦點

調查規模

調查範圍不僅限於 SMIC,還包括共計11家中國公司,它們被指控違反臺灣的兩岸法規,未向政府申請就非法設立辦事處並招募臺灣工程師。臺灣當局在3月對34個地點進行了搜查,約談了大約90人。官員們指出,自2020年以來,他們已調查了約100起類似案件,表明針對臺灣半導體人才的招聘活動呈現持續性模式。

包括 SMIC 在內的11家中國公司正在接受臺灣當局的調查

工程人才的戰略重要性

這項調查凸顯了工程專業知識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的關鍵重要性。SMIC 去年成為繼 TSMC 和 Samsung Electronics 之後全球第三大合約晶片製造商,一直是中國發展自給自足國內晶片供應鏈努力的中心。然而,美國製裁嚴重限制了 SMIC 獲取先進晶片製造裝置的能力,特別是生產7奈米以下晶片所必需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

SMIC 是繼 TSMC 和 Samsung Electronics 之後全球第三大合約晶片製造商

SMIC 面臨的技術挑戰

雖然據報道 SMIC 已經具備了一定的7奈米晶片製造能力,但在沒有先進裝置的情況下,該公司面臨著重大技術障礙。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缺乏 EUV 機器導致製造良率低下——每片矽晶圓上可用晶片的百分比——使生產效率降低且成本增加。這些技術限制可能解釋了其積極招募人才的努力,因為 SMIC 尋求具有先進製造工藝經驗的工程師來幫助克服這些挑戰。

技術競爭的更廣泛背景

這項調查發生在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據報道,去年的一份中國政府檔案表明,該國國內晶片製造裝置的發展落後於西方能力約15年。除了臺灣,中國公司據稱還增加了針對其他國家人才的招聘努力,包括荷蘭——全球唯一的 EUV 光刻機制造商 ASML 的所在地。

自2020年以來,臺灣已調查了約100起類似案件

臺灣的保護措施

臺灣的調查代表了保障其半導體產業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這對其經濟和全球戰略重要性都至關重要。調查局表示,相關產業的人才因此成為中國企業挖角的目標,凸顯了臺灣在面對來自中國大陸持續招聘嘗試時為保護其技術優勢和人力資本而採取的防禦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