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設計中,輪子和腿部的融合正在獲得技術愛好者和工程師們的關注,這一點從一個新的開源專案中可見一斑,該專案已經吸引了社群的注意。這款桌面大小的雙輪腿機器人展示瞭如何透過結合不同的移動系統,創造出能夠在各種環境中導航的多功能機械。
![]() |
---|
一款創新型輪腿式機器人的特寫,專為多功能移動性而設計 |
混合移動性代表機器人技術的未來
圍繞這款微型機器人的社群討論突顯了機器人設計中的一個新趨勢——戰略性地結合輪子和腿部以最大化移動優勢。正如一位評論者所觀察到的,這些混合設計由於其多功能性很可能會越來越普及。討論中提到了中國製造的帶輪子的大型四足機器人,它們能夠爬樓梯和牆壁,同時在平坦表面上像 Tony Hawk 一樣滑行。這種組合方法解決了機器人技術中的一個基本挑戰:如何創造能夠高效穿越平滑和不規則地形的機器。
「我認為,結合了輪子和腿部移動優勢的機器人將會大量湧現。」
![]() |
---|
一張描繪混合移動機器人內部元件的圖表,展示其先進設計 |
開源文件促進社群創新
該專案的全面文件獲得了社群的讚揚,多位評論者對詳細說明表示讚賞,這些說明涵蓋了機械結構、PCB設計和原始碼。該機器人使用 ESP32 微控制器作為大腦,透過 L6234PD013TR 晶片驅動無刷電機,並使用 AS5600 編碼器進行位置感應。軟體實現利用 Arduino IDE 和 SimpleFOC 庫進行電機控制,使其對具有基本程式設計知識的愛好者來說更加易於上手。
一位社群成員特別強調了PCB文件的質量,並表示他們希望以類似的詳盡程度釋出自己的專案。電路設計是使用 LCEDA(也稱為 EasyEDA)建立的,這是業餘電子專案中的熱門選擇,因為其易於獲取和使用。
![]() |
---|
微型輪腿機器人專案的 GitHub 倉庫頁面,展示了機器人創新領域的社群協作 |
透過技術分享獲得文化洞察
該專案源自一位中國創作者,原始影片託管在中國流行的影片分享平臺嗶哩嗶哩(Bilibili)上。這種跨文化的技術分享引發了關於全球創客社群的有趣觀察。一位評論者注意到原始影片中可見的 NASA 品牌商品的普遍存在,這引發了一場討論,關於 NASA 品牌自2019年以來在中國的流行,並在2021年達到頂峰。這些透過開源技術專案進行的文化交流為世界各地的創客社群提供了獨特的視窗。
實際應用激發社群創意
除了欣賞技術成就外,社群成員已經在構想這種機器人設計的實際應用。一位評論者建議對其進行修改,建立一種獵犬模式,可以在辦公室周圍驅動,根據訊號強度定位無線接入點。其他人則與科幻小說建立了聯絡,引用了 Daniel Suarez 的《Daemon/Freedom》等小說,探討了自主機器人的影響。
該專案展示了開源硬體如何激發跨越國界和技能水平的創新。憑藉其透過 Arduino 程式設計的可訪問性和複雜功能(如WiFi連線和基於網路的控制),這款微型輪腿機器人代表了機器人技術民主化的一項令人興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