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推出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打擊 AI 造假並保護創作者

BigGo Editorial Team
Adobe 推出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打擊 AI 造假並保護創作者

在生成式 AI 使真實內容與 AI 生成內容越來越難以區分的時代, Adobe 推出了一款旨在保護創作者並打擊數字虛假資訊的新工具。該公司的內容真實性網路應用程式現已公開測試版推出,這標誌著數字內容驗證和創作者保護的重要進步。

防篡改元資料用於創作者歸屬

Adobe 的新內容真實性網路應用程式允許創作者將不可見的防篡改元資料直接嵌入到他們的影像中。這項技術基於 Adobe 的內容憑證歸屬系統構建,使藝術家能夠將關鍵資訊附加到他們的作品上,包括他們的身份、社交媒體賬戶、網站和其他識別屬性。這一功能特別有價值的是,即使影像被截圖並在網路上重新發布,元資料仍然存在,確保創作者無論其作品如何分享都能獲得適當的歸屬。

透過 LinkedIn 整合進行驗證

為了增強安全性並防止錯誤歸屬,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允許創作者透過 LinkedIn 驗證來認證他們的身份。這種整合使個人更難將內容憑證連結到虛假的線上資料。與 LinkedIn 的合作似乎是 Adobe 的一項戰略舉措,特別是考慮到 X(前身為 Twitter)是 Adobe 2019年內容真實性倡議的創始成員之一,後來在 Elon Musk 的所有權下退出了合作關係。

防止 AI 訓練

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幫助創作者防止他們的作品被用於訓練 AI 模型。使用者可以為他們的內容應用標籤,向 AI 開發者發出訊號,表明他們沒有使用該作品進行 AI 訓練的許可。雖然這不能保證普遍遵守,因為並非所有 AI 公司都可能尊重這些偏好,但它提供了一個比單獨向每個 AI 提供商選擇退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Adobe 表示,正在與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合作伙伴合作,建立由內容憑證支援的更有效、更有利於創作者的退出機制。

使用者友好的實施

內容真實性網路應用程式的設計考慮到了可訪問性。使用者不需要有效的 Creative Cloud 訂閱——只需要一個 Adobe 賬戶——而且該應用程式在測試階段目前是免費的。該工具支援 JPEG 和 PNG 檔案,並計劃未來擴充套件到更大的檔案和其他媒體型別,包括影片和音訊。一個特別有用的功能是能夠批次標記多達50張影像,而不是單獨標記,為擁有大量作品集的創作者簡化了流程。

Adobe 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的主要特點:

  • 在影像中嵌入防篡改元資料(支援 JPG 和 PNG 格式)
  • 支援一次性批次標記多達50張影像
  • 允許透過 LinkedIn 驗證創作者身份
  • 包含創作者的人工智慧選擇退出偏好設定
  • 提供內容檢查工具以驗證真實性
  • 目前在測試階段免費使用(需要 Adobe 賬戶)
  • 計劃未來支援更大檔案、影片和音訊

內容驗證工具

除了創作者保護外,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還可作為消費者的驗證工具。與去年推出的 Google Chrome 內容真實性擴充套件類似,網路應用程式的檢查工具可以恢復並顯示內容憑證,即使影像託管平臺已經清除了元資料。它還可以揭示編輯歷史,包括是否使用了生成式 AI 工具來建立或操作影像。隨著 AI 生成影像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一功能在識別深度偽造和其他誤導性內容方面可能會證明是無價的。

未來發展

Adobe 表示計劃將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更深入地整合到其 Creative Cloud 應用程式中,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心來管理不同工具之間的內容憑證。 LinkedIn 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擴大對內容憑證的支援,在其平臺上顯示透過內容真實性應用程式應用的憑證,並帶有一個 Cr 標誌,使用者可以與之互動以檢視創作者詳情。這些發展表明, Adobe 致力於為內容認證和創作者歸屬建立一個全面的生態系統。

行業影響和侷限性

雖然 Adobe 的內容真實性倡議代表了應對 AI 時代挑戰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但其有效性最終取決於整個行業的採用。當內容平臺、AI 開發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認可並尊重嵌入的憑證時,該系統效果最佳。 Adobe 與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合作伙伴合作的努力表明了對這一挑戰的理解,以及對建立更廣泛的內容認證和創作者權利標準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