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挑戰雲優先戰略主流觀點的大膽舉措中,網路軟體公司 37signals 報告稱,從雲服務遷移到本地基礎設施後實現了顯著的成本節省。這一轉變凸顯了根據具體業務需求仔細評估基礎設施選擇的潛在好處。
告別雲服務
以專案管理平臺 Basecamp 而聞名的 37signals ,在面臨高達320萬美元(主要來自 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賬單後,決定放棄雲服務而引發關注。該公司首席技術官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最近分享了遷移過程及其財務影響的最新進展。
顯著的節省和快速的投資回報
據 Hansson 介紹,37signals 已實現以下成果:
- 每年節省近200萬美元
- 雲服務支出從320萬美元降至約130萬美元
- 2023年投資的70萬美元 Dell 硬體裝置已完全收回成本
- 有望超過最初預估的5年內節省700萬美元的目標
遷移過程
該公司在去年夏天成功將包括其電子郵件和日曆工具 HEY 在內的七個雲應用遷移到自有硬體上。這種漸進式轉型使 37signals 能夠在履行現有合同承諾的同時最佳化其基礎設施。
剩餘的雲服務足跡
儘管大幅減少了雲服務使用,37signals 仍保留部分雲服務:
- AWS S3 儲存的年度支出為130萬美元
- 目前在 S3 中儲存了近10 PB的資料
- 與 AWS 的四年合同將於2025年夏天到期
未來計劃
37signals 並未就此止步。該公司已制定計劃進一步減少對雲服務的依賴:
- 用雙資料中心配置的 Pure Storage 替代 AWS S3
- 預計兩個資料中心的總容量達18 PB
- 預計硬體成本相當於一年的 AWS S3 支出
行業觀點
雖然 37signals 的成功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但重要的是要考慮到雲服務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成本節省。正如一些行業專業人士指出的那樣,對於某些商業模式和使用場景而言,雲平臺提供的可擴充套件性、靈活性和服務組合可能是無價的。
選擇遷移到本地基礎設施還是繼續使用雲服務,應該基於對組織具體需求的全面分析,包括:
- 可擴充套件性需求
- 內部IT專業知識
- 對基礎設施的控制需求程度
- 合規性和資料主權考慮
- 長期增長預測
![]() |
---|
本文件討論了雲服務與本地解決方案相比的各種優勢和考慮因素,強調了其中涉及的靈活性和挑戰。 |
結論
37signals 的經驗表明,對於某些公司,特別是那些工作負載穩定且可預測的公司來說,本地基礎設施可以提供顯著的成本優勢。然而,企業在做出基礎設施決策時,必須仔細評估其獨特需求,並考慮成本以外的因素。
隨著科技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公司重新評估其雲戰略,並尋求雲服務和本地解決方案之間的最佳平衡,以滿足其特定的業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