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圍繞 37signals 從 AWS 撤離的討論在科技圈引發了一場關於雲計算與本地基礎設施真實成本和收益的熱烈爭論。雖然節省的數字令人印象深刻,但業內人士提出了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重要計算因素。
遷移背後的資料
37signals 報告稱,在完全脫離 AWS 的第一年就節省了近200萬美元,他們的雲服務支出從320萬美元降至約130萬美元。該公司投資70萬美元購買了 Dell 系統來替代其雲基礎設施,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大約相當於兩個完整的伺服器機架。
![]() |
---|
分析 37signals 從 AWS 轉向本地基礎設施過程中的成本節省和投資情況 |
被忽視的考慮因素
社群討論中提出了幾個關鍵點:
-
託管成本 :有業內人士指出,兩個完整機架的託管成本相對適中,按當前市場價格估計每月約1萬美元。這表明物理託管成本在總擁有成本中並非主要因素。
-
人員成本 :評論中爭議最大的是關於管理本地基礎設施所需的額外人力成本資訊缺失。儘管 37signals 聲稱他們的團隊規模保持不變,但對於考慮類似遷移的組織來說,這一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
工作負載模式 :一個特別有見地的評論指出,對於穩定且可預測的工作負載而言,雲計算可能被過度推銷。這表明具有穩定、可預測計算需求的公司可能比那些負載變化大的公司更適合採用本地解決方案。
未來計劃及影響
37signals 目前仍保留部分雲服務,在明年夏天之前仍需支付130萬美元的 AWS S3 儲存費用。他們計劃使用 Pure Storage 系統在雙資料中心配置中替代這部分服務,這顯示了他們基礎設施戰略的持續演進。
主要啟示
社群討論揭示,雖然雲服務回遷可能帶來顯著節省,但決策時需要仔細考慮:
- 實際硬體需求和成本
- 持續運營支出
- 團隊專業知識和管理開銷
- 工作負載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這表明,儘管 37signals 的成功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但組織在做出類似決策前應該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
注:所有財務資料均基於 37signals 公開報告的數字和社群討論。